分享給爸媽的 7 個睡前故事技巧

在睡前為小孩讀故事,是親子互動的最佳時光之一。聽故事不僅充滿樂趣,還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。父母每晚花10到15分鐘講一個睡前故事,就能讓孩子期待睡覺的時刻。輕柔地講述故事情節,能讓孩子感受到溫暖,增進親子關係。因此,選擇有趣多樣的故事題材,打造更美好的親子時光吧!

睡前故事技巧 1:從零歲開始講故事

你可以從寶寶出生的第一天開始讀睡前故事。即使他們尚未理解故事內容,聽父母的聲音也能讓他們感到放鬆,順利入睡。讓寶寶習慣聽故事,能幫助他們將來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。

睡前故事技巧 2:建立閱讀習慣

與小朋友持續一起閱讀故事,可以幫助他們感受到「一天結束了,該睡覺了」的儀式感。這樣的習慣有助於語言、讀寫和情感發展,讓孩子成為富有同理心的快樂小朋友。

睡前故事技巧 3:準備就緒的就寢儀式

在開始讀故事之前,先幫小朋友刷牙、穿上睡衣,讓他們隨時準備入睡。在這期間,父母可以和小朋友討論即將閱讀的故事,增強他們的期待感。

睡前故事技巧 4:選擇合適的故事

不確定該讀什麼故事?直接詢問小朋友的意見!無論是繪本、圖畫書或漫畫書,只要是他們喜愛的故事,閱讀起來都會特別有趣。如果小朋友年紀尚小,可以選擇色彩鮮明、插圖簡單的書籍,或搭配有聲故事書,讓孩子更專注。

睡前故事技巧 5:營造放鬆的環境

選擇一個舒適的地方來讀故事,如沙發或床上,確保這個空間遠離干擾,讓彼此能夠安心、愉快地享受閱讀。

睡前故事技巧 6:放鬆心情,享受樂趣

雖然睡前故事的目的是幫助小朋友入睡,但重要的是要享受這段時光。父母可以根據故事角色的個性,靈活變換語調和動作,讓這段時間充滿歡樂。

睡前故事技巧 7:珍惜專屬時間

一旦選定故事,就好好享受這段共同的閱讀時光。如果小朋友已經能理解故事意義,可以讓他們自己翻頁,父母則在旁陪伴;如果他們還是寶寶,就讓他們靠著你,聽著安心的聲音,享受這美好的時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