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森林裡有一棵高高的大樹,大樹粗粗的樹幹上,有一個深深的樹洞,裡面住著一隻小松鼠;在大樹同樣粗粗的樹根下,也有一個深深的洞,裡面住著一隻小鼴鼠。

小鼴鼠和小松鼠成了好朋友,但他們卻不能常在一塊兒玩。因為小鼴鼠害怕陽光,只能在晚上出來,而小松鼠喜歡在白天活動,天一黑就要躲到樹洞裡了。他們只能在一起待一小會兒,或是一個站在地面上,一個趴在樹洞口,隔著老遠談一會兒話。

「或許我們可以在月亮出來的時候一起玩!」小鼴鼠說。可是月亮已經凋謝了,誰知道她什麼時候再掛在天空呢!

這天晚上,小鼴鼠告別小松鼠,孤零零地林子裡轉悠。突然,一個發出柔和光線的小亮點從他眼前一閃而過,落到一旁的草叢裡。

「咦,是什麼呢?」小鼴鼠把草扒拉開,是一粒豌豆般大小的小月牙兒,柔和的光線正是它發出來的。

呀,難道是月亮的種子?小鼴鼠想起了曾經問起媽媽的話——

“媽媽,月亮為什麼總是彎了又圓,圓了又彎呢?”

「因為月亮也有生命啊!它是由一顆小小的種子變成的,每個月初把月亮種子播種下去,就會慢慢結出又大又圓又亮的果實,過了十五,果實就慢慢凋謝了,變細變小,最後又產生一粒小種子。」鼴鼠媽媽說。

“看來媽媽說的是對的,我該把這顆月亮種子種下去!”

小鼴鼠連忙回家,拿出挖洞用的小鏟子,小心地將月亮種子種在大樹下鬆軟的泥土裡。媽媽說過,月亮得種在高高的大樹下,讓藤蔓長得夠高才行,這樣月牙兒才能從樹梢上冒出來爬到半空中。

第二天一早,在太陽出來之前,小鼴鼠趕緊出來看他的月亮種子,此時種子已經發了高高的芽兒,攀援到了旁邊的大樹上。

小松鼠從樹洞裡探出腦袋:“小鼴鼠,這是什麼?”

“這是月亮的種子,等月亮長大了,你就能在晚上和我一起玩了。”

「啊,那真是太好了!」小松鼠爬下來,和小鼴鼠一起給月亮藤澆了一點兒水。

月亮種子長得飛快,第二天就超過了小松鼠的家,到了第三天,就看不到頂兒了。小松鼠飛快地爬到樹冠裡,然後回來告訴小鼴鼠:“月亮藤已經到樹梢了,並且結了一個大大的花苞。”

第四天,一個彎彎的月牙慢慢爬出樹梢,掛上了夜空。

「我們終於把月亮種出來啦!」兩個小夥伴一陣歡呼。

月亮一天天變圓,大地也一天天變亮,每天晚上,小鼴鼠都和小松鼠在一起跳啊,笑啊,捉蟲子、躲貓貓……可開心了。

月亮在天空綻出最圓、最亮的笑臉後,慢慢地凋謝了。

當它只剩下一個細細、彎彎的牙兒的時候,小鼴鼠和小松鼠一起跟月亮告別:“月亮,雖然現在你要和我們告別了,但我們不久一定還會見面的,因為還會有別的人把你的種子種下去,大家都很喜歡你!”

月亮沒有回答,可是它彎彎的樣子多像是在咧嘴對兩位小夥伴笑啊!

您認為這篇故事有趣嗎?

繼續閱讀